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与婴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这个时期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头颅占全身的八分之一,躯干占全身的八分之四,下肢占全身的八分之三,形成较为均称的比例,这个时期的体重增长约五点五公斤,年增长约两公斤,身高增长约二十一厘米,年增长大概五厘米,用公式测量一下宝宝儿童,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可以分为六到十二岁的学龄期和十三到十八岁的少年期或青春期。

女孩十七到十八岁,男孩二十到二十二岁停止增长体重,身高增长估计公式:两岁至青春期前期,体重kg等于年龄x二加七或八,身高cm等于年龄x七加七时。如果体重和身高低于公式的平均数字,那就要考虑宝宝的营养状况。女孩的青春期早男孩两年一般是在九到十一岁,男孩是十一到十三岁。开始女孩在月经初巅峰期生长减慢,直到各器官到成熟。男孩的身高增长会比女孩延长,除了遗传、性别等内在因素,其他营养素焦虑、训练等环境也非常重要。

同比计算公式为: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简单来理解就是用第n个月和第n个月来做比较,主要是用来消除季节变化的影响,用本期发展水平比较同期发展水平,看一下达到的一个相对的发展速度。其实同比计算公式是有两种的,第一个是同比发展速度,第二个就是同比增长速度,这两个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需要注意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同期水平×100%;

增长率的计算公式:n年数据的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1]×100%。同比增长率(当年的指标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同比增长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均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增长率基本类型:1、增长率某一时期某一数据指标的增长率与基期数据的比值。

经济增长率是末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以末期现行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名义经济增长率。\r以不变价格(即基期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实际经济增长率。n年数据的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1]×100%公式解释:1、本期/前N年:应该是本年年末/前N年年末,其中,前N年年末是指不包括本年的倒数第N年年末,比如,计算2005年底4年资产增长率,计算期间应该是2005、2004、2003、2002四年,但前4年年末应该是2001年年末。
2、()^1/(n1)是对括号内的N年资产总增长指数开方。也就是指数平均化,因为括号内的值包含了N年的累计增长,相当于复利计算。因此要开方平均化,3、[()^1/(n1)]1,减去1是因为括号内计算的综合增长指数包含了基期的1,开方以后就是每年的平均增长指数,仍然大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