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可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切割或排列,转化成证券卖出去,即资产证劵化。资产证券化,打破了金融市场的分业经营,把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相连接,为大量金融创新提供了方式和土壤,资产证券化本身是中性的,只是重新分配风险,并没有消灭风险,无论包装再精美,基础资产质量好坏是基本面。

9月7日,国开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101.66亿元的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时隔5年,资产证券化的狂风终于再次席卷中国债券市场。作为一个曾在海外对冲基金亲身经历过美国次债危机整体轮回的人,我初闻此事时,感触复杂之极。当年,我在澳大利亚读硕士期间找到一份分析师的工作,主顾是该国最大的投资美国次级债的对冲基金BasisCapital,而当我跳槽离开这家公司仅数月后,它由昔日的辉煌沦落成了澳大利亚最大的破产的对冲基金公司。

为什么要资产证券化?因为银行缺贷款额度。无论是现在中国银行业在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比约束下缺少可放贷资金,还是当年美国银行业为了保持利润增长所以扩充信贷额度,把银行的资产通过信托打包变卖给投资者的结果,都是在确保种种银行监管指标不被突破的基础上,让社会的实际负债继续增加,这正是“影子银行”的所为。

【摘要】资产证券化最早发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且因其具有较强流动性和较低风险性等特点迅速风靡全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进步其不仅在解决融资人整体信用不足方面有着良好表现同时还强化局部资产的利用效率。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和银行肩负太多的政府职能等原因性使得许多优质的项目因为融资渠道窄、资金短缺等问题无法顺利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使得资产证券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好评。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SPV建立1.引言对于资产证券化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许多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义,就美国学者ThomasAlbrecht和Shenker就分别认为资产证券化是由发起人将其现金流和金融资产重新包装、汇集或分离之后作为流动证券进行销售和转让和过程或者是将具有独立或财产集中的所有权益股权或债券进行出售并最终达到使作为这些债券或股权的基本财产更加市场化、流动性的交易。